一条蜿蜒的巨兽横卧大地,城墙上的垛口整齐排列,城门口,巨大的铁门紧闭。
都城外,是宽阔的护城河,河上的吊桥高高拉起,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,整个都城采取了都城的建造规制,宏大雄伟,易守难攻。
北元朝议大殿内,各种珍珠,宝石镶嵌在了柱子上,还有天花板上。
这些珠宝在阳光透过窗户的照射下,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,整个殿宇内显得珠光宝气,金碧辉煌。
或许,看着这北元去了一趟中原,变得如此奢靡,讲排场,他们的祖宗看到了都会被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。
当然,这大殿上下虽然奢靡,但也并非是以汉家风格,而是皆为蒙古风格。
高高在上的北元皇帝身着他们蒙古特色的龙袍,他坐在虎皮椅上,俯瞰朝堂。
下方的大臣们也都是身着类似于皮草一样的官袍,带着毛茸茸的官帽,帽子上同样镶嵌着各种宝石,整个朝堂颇具北元特色。
对于大明而言的异域之风。
“皇上。”北元丞相失烈门站了出来,他的眉头紧紧皱着,脸上满是着急之色。
随后。
他声音急切地说道:“明国蛮子已经要对我大元动兵了。”
“如今已经屯兵在了明国的北平府,随时都会进攻。”
“如若明国动兵,他们兵力肯定不会少,驻守边境十城的二十万大军肯定不够。”
“还请皇上速速召集各部首领,让他们增派兵力驻守边境,抵挡明军。”
随着他的话音落下,朝堂上不少元臣也都是面带担忧之色。
有的大臣微微低下头,眉头紧锁,小声地与旁边的人议论着,脸上满是焦虑,有的则是抬头看着皇帝,眼中满是焦急,当然也有平静对待的,看戏的。
而坐在虎皮椅上的北元皇帝也是面带忧色,他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,充满了无奈。
一直以来,他虽有心反攻大明,再次南下中原,可如今的北元已经不是昔日的大元了。
他疆域内的诸多部落已经有许多不听他这个皇帝的旨意了,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纳哈出。
可在大明进攻辽东时,北元皇帝有心派兵增援,一定要保住纳哈出,可朝堂上诸多争端,一直在派兵与不派兵之间徘徊,最终纳哈出都为大明所灭了,他们也没有商议出一个所以然来。
而且最为关键的是,在失去了纳哈出后,失去了辽东之后。
他好不容易设立悬在大明头上的剑被拔除了。
北元皇帝有心调兵囤于边境,可麾下诸多大臣,诸多部落首领都是不愿。
二十万大军驻守,已然是北元皇帝的极限。而且还要分镇大军在其他地方,负责震慑诸多部落。
“可曾查清楚明国究竟调动了多少兵马来犯?”北元皇帝神色凝重,沉声问道,目光则是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。
“回皇上。当初明国进攻辽东时,兵力就不下于三十万。”
“此番如此兴师动众,甚至没有任何遮掩来犯我大元,可想而知明国兵力绝不会少,绝不会少于三十万,甚至是四五十万。”
“如今的蛮子已经不是昔日的蛮子了,他们人口比之我大元更多,而且资源更多,很容易就养出军队。”
“所以臣才会恳请皇上速速调动在北疆的大军增援边境啊。”
失烈门语气急切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他一边说,一边挥动着双手,仿佛这样就能让北元皇帝更深刻认识到现在局势的严峻。
“如今,我大元还能调动多少兵力?”
北元皇帝眉头紧皱的问道。
问出这一话时,他的目光实则在一众武臣,还有许多掌握大权的权贵身上徘徊。
他这个皇帝虽然是皇帝,如今也的确还在大位之上,但对于这庞大帝国的掌控力已经明显不足了。
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,又带着一丝期待,期待着这些武臣和权贵能够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。
“回皇上。”
“我大元人口虽然少于大明,但我草原儿郎全民皆兵,只要皇上下旨,我大元就可轻易调动超过六十万大军迎战明国。”失烈门当即说道。
他故意将声音提高很大,似乎是在提醒朝堂上的同僚。
但。
无人回应。
见此。
北元皇帝忍不住了。
“诸位将军,难道你们没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
北元皇帝将目光再次投在了一众武臣的身上。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威严,又带着一丝询问。
面对他的目光,一个武将站了出来,大声回道:“臣愿调动部落十万儿郎迎战明军。”
“好,好。不愧是吾大元的大将军,关键时刻可以看出人心。”
“鬼力赤将军,你速速调动部落大军来。尽快。”
北元皇帝当即面露喜悦之色,连连点头说道。
脸上也终
第141章 朱应:李景隆果然没有什么能力!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